到主要頁面

教育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


注  音


ㄊㄠˊ ㄑㄧˋ

漢語拼音


táo qì

釋  義


以陶土燒製成的器物。坯質不透明,具吸水性,經攝氏800∼1000度溫度焙燒。成品質地較為粗糙,叩之聲音混而示清。可分為細陶和粗陶,無釉和有釉。隨陶土成分和焙燒溫度的差異,坯體呈白、青、褐、棕等顏色。陶器在新石器時代大量出現。 陶器的形制、花紋等特徵常是考古學上重要斷代依據。

︿
回頂端